江南体育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请知悉。
年轻人恐惧结婚,不仅仅是因为害怕开启一段全新的关系,更是害怕整个繁琐又累人的婚礼过程江南体育。不过在现在,越来越多的新婚夫妇开始了极简而随意的婚礼。
随遇而安,随心所欲,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江南体育,不存在繁琐的流程,不存在别人眼中的婚姻,更不存在别人要求你做什么的眼光。
时代在进步,婚姻的形式也在改变。极简婚姻的背后是一种个性化,但本质上是一种松弛感。而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,年轻人恰恰追求的就是松弛感。
今年春节期间,上海一对新人为了准备婚礼可谓忙翻了天江南体育,两个人光是准备结婚请帖就连续刷了几个小时的网络。请帖的样式很多,看到最后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设计。
而这仅仅是整个婚礼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步。在上海,婚礼的重头戏其实是酒店结婚场地以及酒席。这对新人看了一圈发现,最便宜的婚礼现场算下来也要花20万,一桌酒席的价格要1.5万元,另外还要加收两万元的场地费。
一圈看下来,这对新人就强烈的意识到,所谓的婚礼根本不是给自己准备的,而是为他人准备的。实际上,从古至今创立起来的婚礼仪式都像是一种“昭告天下”。
仪式感越是隆重,就越代表着人们对这一段婚姻的重视。参加婚礼的人实际上也代表着彼此之间一种关系的延伸。人际交往,人与人之间资源和利益的交换在一场婚礼中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本该是真正得到祝福的新人,实际上都被仪式感搞得焦头烂额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讨厌繁琐婚礼的缘故。一方面是真的太累,另一方面也是真的太花钱。尤其是像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,如果是普通的工薪阶层,举办一场婚礼的花费甚至比两个人一年的收入还要多。
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意识到整个婚礼流程都跟自己无关。去年网上就出现了一个很火的视频,讨论的主题就是要取消所有的婚礼仪式。视频之所以很火爆,恰恰说明引起了人们的共鸣。
只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,没有人敢于去挑战传统的婚礼仪式,没有人敢对传统的婚礼仪式说不。现在这不一样了,年轻人主动站了起来,他们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,我的婚礼我做主。
2024年初,媒体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,有高达78.4%的青年支持极简婚礼,高达64.2%的年轻人认为,极简婚礼的背后是大家追求个性化和自由的体现。
根据近年来的总结,极简婚礼的背后就是取消了三大样,也就是不要车队,不要所谓的接亲仪式江南体育,不要伴郎和伴娘,有的人甚至连婚宴也不举办。所以极简婚礼也被称之为三无婚礼。
2023年9月,乌鲁木齐一对新人就举办了极简婚礼。参加婚礼的只有几个最亲近的朋友,所有的婚礼环节也都是这对新人自己愿意看到的场面。他们策划了所有的流程,无论是新人还是朋友,大家玩的都很开心。
这便是极简婚礼的意义。从本质上来说,极简婚礼并不是说不要流程,而是说年轻人想要控制流程该怎么去做。年轻人要夺回对婚礼的控制权,因为多年以来,整个婚礼的流程都是固定的,个人不可能往流程里添加别的元素,所以这就成为了一套桎梏。
只有夺回了对婚礼仪式的控制权,年轻人才算真正步入了婚姻的围城。说到底,极简婚礼才是一个年轻人真正的成人礼,而年轻人需要一个自己记得住的仪式,不是那种繁琐又无聊的仪式。
有了这个前提,大多数年轻人对于传统的婚礼仪式也就嗤之以鼻了。加入创新的元素,融入自己真正的喜好,这才是一场婚礼最本质的意义。有了这一切,自然也就能够创造属于两个人的未来。
相比之下,传统的婚礼仪式就像批量化生产的那样,没有任何新颖感,完全就是做任务,而且还是让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任务。仪式越是繁琐,尤其是结婚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,年轻人自然会反抗。
2023年夏天,在北京的一处四合院,来自湖南的95后姑娘和自己的爱人举办了一场极简的婚礼。整个流程很简单,现场只有几位最亲密的朋友。这位湖南姑娘之所以喜欢极简婚礼,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对传统婚礼中的糟粕十分厌恶。
比如在新娘出门的时候,娘家人还要切“离娘肉”,或者是父母向女儿特别交代江南体育,“过了今天,你就不是我们家的人了”。这些传统的习俗在这对新人看来就是糟粕,很多年轻人也十分的厌恶,尤其是女性。
而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中,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,主要是为了强调女性在夫家的从属地位,是为了刻画一个女性从属于丈夫的标签。只有把女性从原来的家庭彻底剥离出去,女性才能跟随丈夫进入一个新的家庭。
古代社会之所以看重这一点,是因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主要围绕家庭来展开。一个家庭,尤其是一个独立的家庭,往往意味着劳动力的重新分配。如果女性不能从自己的娘家剥离,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损害到新的家庭。
正因为如此,人们才要通过婚礼仪式表达这一点,以便强化这种观念,让女性意识到未来的情况是什么样。
时过境迁,现代女性已经和男性平等了,至少在工作层面,女性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创造者,而不再仅仅是依附于男性的产物。所以,传统仪式中那些场面在年轻人眼里就显得极为刺眼。
因为女性的独立意识已经觉醒,女性可以自主化的选择工作和生活,即便是组建了新的家庭,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担心别的问题。如此一来,传统婚礼中的一些东西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,毕竟社会一直在前进,观念也应该更新。
媒体此前的调查发现,有62.9%的年轻人非常讨厌传统婚礼中的堵门等恶搞游戏;有56.7%的年轻人讨厌任何形式的婚闹;还有50.5%的年轻人认为传统婚礼仪式冗长繁琐。
实际上,不光年轻人厌恶,末代皇帝溥仪结婚的时候虽然已经生活在了20世纪,但是婚礼仪式还是传统的,整个繁琐的流程让溥仪觉得很累,只不过那时候他无法做出选择和改变。
现代的年轻人则拥有了改变和挑战传统婚礼仪式的能力,说到底,现代年轻人的独立自主性得到了强化,人们彼此之间的等级感削弱了,大家都是平等的。
相比之下,传统婚礼强调的就是服从。因为传统婚礼是在古代社会诞生的,而在古时候的年轻人,要么结婚太早,只能任由家里的其他人安排。要么就是长期生活在一个等级观念明显的大家庭。在这种环境里,年轻人没有话语权和自主权,婚姻这种大事更是要听父母长辈的安排。
所以说,过去和现代年轻人生活的环境从根本上就不一样,现代的年轻人追求的是平等观念,尤其是在成年以后,更是希望能够自主化行动。如此一来,繁琐的婚礼流程就成为了年轻人最讨厌的东西。
好在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极简婚礼,就是在拒绝批量化生产的结婚模式。
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仪式感,用现代的眼光去看传统的婚礼仪式,尤其是古代的婚礼仪式,就是一种糟粕。也正因为如此,年轻人才希望突破和改变。
婚俗观念要与时俱进,尤其是在追求个性化的年轻人眼里,自己喜欢的东西才最具有仪式感。婚礼不应该是流水线那样的批量制造。
除此之外,现代婚礼仪式之前,年轻人已经有了一个恋爱阶段,甚至这个阶段还很长,也就是说,新婚夫妇彼此之间已经相当了解了。
过去的情况则不一样,过去在结婚之前,男女新人往往了解有限,甚至有些时候根本就没有见过面。和现在的情形完全不一样,因此通过一个繁琐的结婚流程,在很大程度上也算是在强调彼此之间要走到一起了。
如今每对恋人之间都十分的了解,彼此根本没有必要通过结婚与仪式去强化这一点,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才有可能去追求自主化的仪式感,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仪式感,这也是婚俗观念的与时俱进。
除了个人的喜好和追求以外,还有一点不容忽视,那就是传统婚礼仪式的成本越来越高,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干扰到了各个家庭的正常生活。
成本高昂又十分的累,自己的内心又相当抵触,完全就是在花钱买罪受。对年轻人来说,这样的婚礼仪式不要也罢。
所以,革新观念的背后既有个人的因素,也有社会整体的推动。既然大多数年轻人已经普遍意识到传统婚礼的不合理性,那么抛弃传统婚礼也就成了理所应当。